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抗战历史档案数据库
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抗战记忆 查看内容

抗战记忆

您现在的位置:  >> 文史资料 >> 抗战记忆

抗日战争22场会战中,哪支部队参与的最多?第74军以12次...

2021-10-3 21: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0| 评论: 0|原作者: 版主4

  1941年3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签署《租借法案》,时间点还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这就意味着美式武器装备大规模运抵中国的开始。由于运输线路和运输能力的问题,抗日军队接受美式装备的数量肯定是渐进式的,第一批大概只能装备四个军,于是重庆军事委员会决定选择四支王牌部队升格为“攻击军”,优先换装美械同时改由军委会直辖,100多个军呢,竞争当然十分激烈。
[attach]12794[/attach]

  最先被确定的是丁德隆第1军(胡宗南的基本部队,当时属于第八战区)、李延年第2军(中央军嫡系部队,当时属于第六战区)和杜聿明第5军(军委会直辖的机械化部队),剩余的一个名额将在第18军和第74军中产生。毫无疑问,中央军两大军头中,陈诚竭力为自己土木系基本队伍第18军(第六战区)争取,而何应钦则力挺王耀武第74军(第九战区),最终的决定权自然掌握在那位委员长手里。
  老蒋这次没有给陈诚面子,圈定了第74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前一年的枣宜会战中,第18军打的确实不怎么样,日军第13师团两次进攻宜昌(撤了又回),第18军都没能坚持多久就退出了城区,从上到下都大失颜面。所以啊,在抗战以后出现的所谓“五大主力”当中,第18军的抗日战绩其实是最少的,其窝囊程度被传说中的石牌保卫战给掩盖了。
[attach]12795[/attach]

  那么入选攻击军以后,除了优先换装还有哪些优势呢?第一条就是通通不再属于原来的战区指挥,改由军事委员会直辖,也就是从此以后未经重庆批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不可以调用第74军,尽管它经常驻在湖南和江西境内。第二条优势就是不再给这四个军分配固定的守备地点,完全处于随时待命的机动状态,根据作战需要由军委会直接调用,所以这四个军又被称为战略军或者总预备队军。
  第三条是军直属部队和特种兵科得到加强,辖有完善的炮团、工兵团、辎重团、搜索营、战防炮营、高炮营以及通信营编制,这是普通的步兵军可望不可及的。第四条是有专门划拨的师管区来征集和训练新兵,以保证兵源的补充,比如第74军的师管区就是贵州遵义,所以后来在孟良崮被歼的整74师贵州兵不少。
[attach]12796[/attach]

  这四个攻击军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长江以北和川东门户有2个、长江南岸也有2个,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后面四年中,第1军从来没有到过长江南岸,第74军也没有深入过长江北岸,都是有大致机动区域的。换句话说,虽然四个攻击军是由军事委员会直辖,但是其驻地和负责支援的对象,还是有大致范围的。
  比如第1军主要应对北方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八战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第2军主要为警戒入川门户的第六战区提供支援,而第5军和第74军主要应对江南战场的第三战区、第四战区、第九战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此的军事部署和态势也就说明,不会有任何一个军全部参加了抗战时期的22场会战。
[attach]12797[/attach]

  按时间顺序拢一下中日两军23场大型会战的名称:抗战初期有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和武汉会战共6次,抗战相持阶段有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中条山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共12次,抗战后期的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共3次(都是在日军一号作战的范围内,统称为豫湘桂战役),以及抗战胜利前的湘西会战。
  所以如果把豫湘桂战役视为一场会战,则会战总数应为20次,只有将其分拆为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则会战总数才是22次。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会战爆发在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广袤的作战区域内,而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中,基本是集中了可以调用的一切野战力量,而到了抗战相持阶段,会战规模逐渐减小,不会再有倾举国军力与日军决战的情况出现了。
[attach]12798[/attach]

  比如淞沪会战,中国动用了20多个军60个师近70万野战陆军,在武汉会战中,再动用了50个军129个师约110万大军,而在武汉会战之后,随着日军进攻规模的减弱,以及各战区辖地和所辖部队的稳定,已经不会出现前述规模的战略大决战了。所谓会战,其实是对大型战役的一个俗称,并没有明确的规模界定,比如上高会战,日军仅动用了两个师团附一个旅团3万余人,而罗卓英的参战部队也不过10万,其会战规模跟淞沪、武汉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以结论就很清楚了,如果说在抗战初期的战略性决战中,一些王牌主力确实是“无役不从”的话,那么到了抗战中期以后,各主力军都被重庆军委会均匀分布在几大战场上了,所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那么就不可能有一个军级单位参加了所有22场会战。同时,由于从抗战中期开始,日军掌握着主要交通线和长江大部航道,中国军队的远距离机动也是不现实的,铁路中断、汽运能力不足、没有制空权,把第1军从西北调往华东参加浙赣会战,岂非玩笑之举?
[attach]12799[/attach]

  到1944年底的时候,重庆政府军的数量已经极为庞大,在十大战区和两个游击战区指挥下的部队已经有78个军共193个是,在昆明陆军总司令部辖下的还有28个军89个师,尚不包括军事委员会直辖的3个军10个师(攻击军已经取消)。在坐等胜利的思想支配下,重庆当局更不会调动50万以上的兵力发起大型进攻战役,于是叫日本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丧师失地,期间不得不进行了最大的一次兵力调动,从第一战区、第八战区和四川内地抽兵支援西南,也仅仅是八个军而已。
  不过要是评选参加过会战次数最多的军级部队,则抗日铁军第74军毫无争议名列榜首,从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成军开始,该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第一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算起来足足有12次,已经超过了所有大型会战的半数,堪称百战之师,期间换了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等三位军长。
[attach]12800[/attach]

  其中1941年的上高会战是第74军的真正成名之战,大败日军第34师团,被何应钦称为“抗日最精彩一战”;1943年的常德会战更是显示了该军强大的战力,余程万师以8000人死守12天,力抗日军两个半师团的进攻,伤亡殆尽残部突围后,最终还是收复了常德;而在1945年的抗日收官之战中,第74军在王耀武第四方面军的编成内,大破日寇第20军,取得了抗日战争中唯一的一次完胜(伤亡低于日寇)。
  虎之师,三五部队,china第一恐怖军,这些日本人给冠以的名号,充分诠释了第74军的强悍,注意啊不能称为“虎贲”,那是第74军第57师的专属称号,而不是全军。
[attach]12801[/attach]


来源:百度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4-5-4 13: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