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抗战历史档案数据库
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抗战记忆 查看内容

抗战记忆

您现在的位置:  >> 文史资料 >> 抗战记忆

著名抗战英烈,一家三口被日军杀害

2022-5-10 13:49| 发布者: 明月江客| 查看: 295| 评论: 0

今年9月,远在大洋彼岸美国马里兰州定居的八十多岁的中国老太太李传祖得到一个让她激动万分的消息,她的父亲,在抗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12师政治部上校主任李石安,名列第三批著名抗战英烈名录。


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9月3日,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了第三批著名抗战英烈名录。


杨云志是湖南省醴陵市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他一直关注着第三批著名抗战英烈名录的公布情况。当9月3日,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公布名录时,他注意到名录中有三位醴陵籍抗战英烈,他决定把三位英烈的名字和照片刻在醴陵市烈士陵园的展示厅里,这其中就有国民革命军第3军12师政治部上校主任李石安。


杨所长没有找到李石安烈士的照片,于是他向笔者求助。


杨所长告诉笔者,李石安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然而笔者翻遍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录,也没有发现李石安的名字和照片,却在黄埔军校军官研究班同学录上找到了李石安的名字和照片。


长期以来,各种介绍国军抗战英烈的书籍和资料都误将李石安的学历记录为黄埔四期,其实不然,他是黄埔军校军官研究班毕业。


经过多方打听和联系,杨所长终于联系上了定居在云南昆明的李石安烈士的外孙郑勇,将李石安烈士的照片和名列第三批著名抗战英烈名录的信息告诉了郑勇。


我马上通过杨所长联系上了郑勇。郑勇十分激动,他告诉笔者,家里原先收藏有这张照片,但是已经模糊了,并且照片上没有这么多文字信息。他非常感谢还有人记得外公外婆的英雄事迹,表示一定要将这个好消息转发给远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妈妈。

李石安的女儿李传祖


郑勇告诉笔者,他们一直认为外公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今日才知道原来外公是黄埔军校军官研究班毕业。


李石安,谱名李舒锦 ,号一子,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枧头洲森冲村。


李石安的父亲李武,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东渡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后回国参加过护法、护国运动,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建国粤军团长等职务。


李石安受父亲的影响,在醴陵中学毕业后,即投身军旅,随部参加北伐。北伐胜利后,1928年,作为编遣军官,李石安考入黄埔军校军官研究班,编入宪兵科第一队学习。


1930年春,李石安以优异的成绩从黄埔军校军官研究班毕业,毕业分发到国民革命军第3军7师任职,先后担任少尉排长、上尉连长职务,后长期在7师从事政工工作。


1935年7月李石安任7师政训处少校团政训员。

李石安的任职公报记录


李石安的妻子朱淑莹,江西萍乡人,与李石安是表兄妹,亦为大家闺秀,湖南女子中学毕业,贤淑明达,结婚以后,夫妻恩爱有加,为人称道。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3军从河南郑州紧急开赴华北,李石安此时已升任第3军7师中校团指导员,随部参加平汉路北段沿线作战。1937年9月,7师在河北涿县、保定与日军爆发激战。


1937年10月,第3军开赴山西,调归第二战区指挥,参加太原会战,在娘子关战役中,反攻旧关,与占据旧关的日军反复拉锯。到11月初,娘子关失守,太原会长陷于失败,第3军撤往晋南中条山一带


第3军长期驻守中条山地区,进行游击作战。


到达晋南地区后,李石安立即开展工作,当时的政工工作主要是向官兵进行“抗战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鼓动宣传,还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当政工队员以歌舞的形势演出《流亡三部曲》,官兵们深受教育,莫不痛哭!


1939年,李石安升任3军12师政治部上校主任。这一年,深爱着丈夫的妻子朱淑莹将一双儿女留在了湖南醴陵老家,千里迢迢来到了晋南中条山地区追随丈夫参加抗战。


在战区,朱淑莹协助丈夫工作,带领政工队员们走乡串户,动员民众,向部队宣传抗日救国的意义,为鼓舞士气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爱情之花绽放在战火纷飞的中条山上!


1941年初,朱淑莹生下了他们第三个孩子,是个女儿,夫妻俩小心的呵护着这个幼小的生命。

中条山卫星地图


1941年5月,中条山会战(晋南会战)爆发。


中条山有着优越的战略地位,对中国军队来说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进能扰乱敌后,牵制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军把驻扎在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军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军发动中条山会战的目的十分明确,消灭中国军队在中条山地区的部队,清除黄河以北的中央军主力。


此时的中条山战场,属于第一战区的辖区。


日军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第三军驻守西线,当面进攻日军即为第41师团。


西线战场是日军进攻重点,国军守军为第80军、第43军、第3军和第17军。

5月7日,日军以优势兵力在西线发起攻击,由北向南展开进攻。


日军第41师团及独立混成第9旅团在航空兵掩护下在绛县以南的西桑池至横岭关一线展开,分多路向守军第43、第17军突击。


与此同时,日军第36、第37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6旅团在夏县至张店间展开,向守军第3军、第80军猛攻,主要突击方向为第3军与第80军军之结合部。


由于战前准备不足,从一开始,中条山的守军就陷入被动的局面,各个一线阵地,很快就被日军突破。


日军攻势凌厉,仅用一天时间,就击败当面守军,向纵深挺进,日军占领黄河北岸重镇垣曲,中条山国军被分割包围。


第3军、第17军被分割包围于中条山中,陷于苦战。鉴于战局的发展,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下令第3军、第17军分散突围。


5月9日,李石安与妻子朱淑莹率领政工人员突围至垣曲五福涧、蔡家庄时,突然遭到日军第41师团一部的袭击,猝不及防中,部队被冲散,夫妻俩同时被日军俘虏。


夫妻二人与同时被俘的12师官兵被日军押解到距离五福涧七八里地的松树坪。日军对李石安威逼利诱,想要从他口里得到中国军队的实情。李石安坚贞不屈,慷慨激昂,骂不绝口。


日军恼羞成怒,多次殴打李石安,李石安没有吐露半点军情。


乘敌不备,李石安抢夺了一柄短斧,猛然向日军小川中队长头部砍去,由于用力过猛,被小川躲开,只是砍伤了小川的脚部。旁边的日军蜂拥而上,用刺刀捅向李石安。 


夫妻连心,旁边的朱淑莹怀抱着婴儿立即冲上去护卫丈夫,但她一个柔弱女子,哪里是武装到牙齿的凶残日军的对手,夫妻双双被日军用刺刀杀死,壮烈殉国!


残暴的日军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他们的女儿,也惨死在日军的乱刀之下。


日军将被俘的官兵全部杀死,只留下两位士兵掩埋尸首,这两位士兵后来逃出,将所见所闻报告于长官,李石安夫妇忠烈之事才为部队所知道。


李石安夫妇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对祖国的忠诚、抗战到底的铮铮誓言!


5月12日,第3军军部被日军包围于悬山,在三次突围失败、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唐淮源军长以“保卫中条山职志未遂、当前大敌未殄”,于山顶庙内自杀殉国。


同日,第3军12师在突围至胡家峪后遭日军截击,师长寸性奇将军胸部中弹,身负重伤,仍率部苦战。13日,又遭日军重兵围困,寸性奇将军第二次负伤,右腿被日军炮弹炸断,自知无力回天,亦自杀殉国。


中条山会战以中国军队的惨重失败而结束,但在这次会战中,中国军队也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他们的英雄事迹不应该被埋没,更不应该被忘记。


李石安夫妇壮烈殉国的消息由战场余生的同乡辗转数省传到家乡湖南醴陵,全家陷入了悲痛之中。为了保护时年只有5岁的李传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并没有把她父母牺牲的消息告诉她。多年以后,李传祖才知道父母早已经牺牲在抗日战场了。


由于哥哥在10岁时夭折,妹妹被日军杀害,李传祖成了父母唯一长大成人的子女。她念念不忘父母抗日牺牲的功绩,多方奔走,为父亲申请革命烈士。


1989年,国家民政部批准李石安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明书。


悠悠渌江、萍水曾留下他们早年青春的身影和欢笑,滚滚黄河波涛更为一对年轻生命和另一个刚到这世上的幼小生命的过早离去而呜咽呼号。


抗战英烈忠魂将被后人高山仰止、万世铭记!


如有想查找先辈资料的黄埔后人,可以联系作者微信号:tx625529003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4-5-3 18: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