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抗战历史档案数据库
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军事教育 查看内容

军事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近代军校 >> 军事教育

黄埔军校仅半年制,中专都不如,为何却能培养出那么多名将? ... ...

2021-10-4 08:26| 发布者: 版主4| 查看: 3542| 评论: 0|来自: 腾讯网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军阀混战。让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军事领域需要更多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为后来的中国革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位-刘咏尧。

  刘咏尧从小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享受着同龄人无法奢望的教育水平,刘咏尧在5岁时就被父母送到私塾读书。刘咏尧也很争气读书的成绩很好,在读书生涯中看到了由于国家动荡而发生在身边的悲惨故事,从小就立志要报效祖国,让国家稳定安宁,百姓们都能幸福生活。刘咏尧13岁时考入北京朝阳大学,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少年在来到北京后,看到了太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他年幼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就在此刻他觉得就是现在国家的改变需要他,故毅然放弃了大学生活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同期年龄最小的队员,虽然年龄最小,但是在学习方面一点都不输那些比他年长的人。

  刘咏尧在黄埔军校学到了很多,第二年就带兵东征,因在战争中的优秀表现破格被升为营长。刘咏尧很快成为了国民党的骨干力量。多次带兵剿匪。刘咏尧作为军事人才在教育方面也一点都不含糊,在祖国多地兴办学校,凭借着多年为突出贡献,很快刘咏尧被提升为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刘咏尧发现国民党大势已去,跑去台湾。在建设台湾方面做出贡献,在担任台湾大学教授的时候,多次撰写有关国防方面的书籍,希望将自己在黄埔军校学习到的知识传承下去。刘咏尧虽然人在台湾但是心始终同大陆人民同在,在老年时期致力于两岸统一的工作。

  刘咏尧一生都很低调,以至于没什么后来的人记得他,但是说起他的孙女肯定大部分人都认识,刘若英是刘咏尧的孙女,刘若英能在歌唱事业演艺事业上取得成功其中离不开刘咏尧的培养。从小刘若英的父母也因为工作原因没有陪在刘若英身边,更多的是爷爷刘咏尧的照顾,可能是刘咏尧在军校生活过的原因。从小刘咏尧就对刘若英要求十分严格。刘若英回想起童年时和爷爷朝夕相处的日子,刘若英说当时刘咏尧总是会讲起曾经在黄埔军校的日子,在大陆的日子,经常会给刘若英唱起黄埔军校的校歌。

  刘咏尧虽然人在台湾但是仍然没有忘记黄埔军校教给他的东西,依然自律,奋发图强,在台湾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坚持自己在大陆时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态。这些优良的品质让他在台湾仍然过着不错的生活。在台湾的文学界有一定的地位。刘咏尧虽然老年一直生活在台湾为台湾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他始终认为台湾省是中国不能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刘咏尧老年致力于两岸统一的发展。很可惜的是知道刘咏尧逝世也没有看到两岸统一这一幕。

  黄埔军校仅半年制,中专都不如,为何却能培养出那么多名将?

  黄埔军校的大名其实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又改成了“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它被叫做黄埔军校的原因只是因为其校址在黄埔长洲岛上,而这个非正式的校名却比正式校名更加声名远播。从东征开始,一直到北伐,出身黄埔军校的学生冒矢石,斩荆棘,一直在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在抗日战争进行的时候,黄埔军校生已经成为了中国军队中指挥官级别的中坚力量,为了国家存亡浴血奋战。但是最开始,黄埔军校设定的学制只有半年,只相当于一个培养基层连排级军官的短期培训班,但从黄埔军校中却能走出这么多优秀的中国将领,其中到底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诀?

  对任何队伍而言,凝聚力都是必须的,而这种凝聚力到底是表面的还是稳固的,则要取决于这支队伍的指挥官,正如中国那句古话说的一样,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是身为队伍的指挥官都缺乏坚韧的意志,诚挚的爱国之情,那么队伍的心也不会聚在一处,很容易就会发生背叛和抛弃。因此,黄埔最开始创建的目的,就是想培养对“三民主义”高度认可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奉献所有的军人,每个人首先要有相同的政治立场,才有可能为相同的目的去奋斗,否则到最后就和二战时日本的海陆和陆军一个状态,彼此分裂,最终只能慢慢消亡。

  事实上,黄埔军校之所以会如此出名和蒋介石也有着莫大的关联,蒋介石在担任校长以职后,便将军校当作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想要将这股势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它将黄埔军校的学生当做是天子门生,在军校内大举推行门生故吏的作风,在国民党军队内部,黄埔军校毕业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在国民党内部便那出现了“黄埔系”,特别是在中央嫡系里面又是黄埔出身的将领,就是蒋介石最看重的手下,而中央军精锐部队的领军基本上全部是蒋介石的门生,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这也是为何在国民党军所有的高级将领里面,“黄埔系”可以做到一枝独秀,名将众多的主要原因。

  众多有着革命精神的人在孙中山“爱国家,爱人民”的精神引导下,在对军事和政治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后,成为了能力出众的革命军人。黄埔师生英勇投身救国之路的悲壮事迹,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黄埔军校在我国的发展史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近代中国最具声望的一所军校。在那个战乱时期,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只能用很短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但因为他们自己极具天赋又十分努力,在学校的帮助下,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但他们依旧成了优秀的革命军人。

  招生标准

  语音

  1925年12月1日,《赤心评论》杂志第12期刊登了黄埔军校的《招生简章》:

  一、本校为养成革命军干部军官,完成国民革命起见,特续招入伍生,施以军事预备教育。

  二、入伍生期限六个月,期满后甄别及格者,升入本校为学生,修习军事学术,一年毕业。

  三、投考者须于八月二十五日以前,持二寸半身相片三张,中学或与中学相当之学校毕业文凭,及党证或各地区党部之介绍书,分赴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本校驻省办事处”,上海“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报名(党证报名时验发还,文凭试毕发还)。

  四、投考者之资格如下:

  A.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内。

  B.学历: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

  C.身体: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

  D.思想:中国国民党党员,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五、试验之种类:

  A.学历试验:按旧制中学修了之程度出题,求笔记之答案。

  B.身体试验:准陆军体格检查之规定,分身长、肺量、体重、目力、听力等项。

  C.性格试验:用口试法,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 [3]

  建校之初,不招女兵,直到1927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公开向全国招收女生,200多名中国女兵迈进了黄埔军校的大门。

  胡宗南体检时因身高不足1.60米身体又较弱曾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在考场哭喊惊动了正在另外一个房间里的廖仲恺,被特许参加了接下来的文化考试,后来成了肩扛3颗金星的上将。

  1935年,16岁的郝柏村初中毕业后放弃念高中,到南京经初试和复试被录取为第12期新生。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古早故事”,其中有更多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腾讯网 https://new.qq.com/omn/20210929/20210929A03B6Z00.html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4-4-20 10: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