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抗战人物 查看内容

抗战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  >> 抗日战史 >> 抗战人物

不信青史尽成灰,抗战英烈后人终获先辈荣哀状

2022-5-10 15:36| 发布者: 明月江客| 查看: 2777| 评论: 0

抗日战争,卷集吞没了无数国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庭平静的生活。战争结束后,逝者如斯,活着的人们生活要继续,但并不代表我们会遗忘,我们需要还原历史、典藏记忆。我们需要怀念为祖国牺牲的先烈们,因为如流星一样逝去的无数生命里,必定有人会留下琥珀一样珍贵的遗物。在昔日战争的岸边记取回忆的笔者,竟然就在一次偶然的档案寻找过程中发现了这枚琥珀——陈光远烈士的荣哀状照片——如冥冥之中注定一样!


荣哀状   荣字第9412号
兹有南京卫戍司令部卫团四营少校营长陈光远,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南京抗战阵亡,忠贞为国殊堪矜式持颁此状永志哀荣。国民政府主席  蒋中正。


鲜红的大印是国民政府荣典之玺。


荣哀状,是国民政府发给阵亡将士家属的证书,相当于现在的烈士证明。但在民国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很多阵亡将士的家人并没有收到过。


烈士在南京保卫战中殉国了。他是哪里人?他的家人知道他殉国的消息吗?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找到他的家人,把荣哀状照片还给他们,让英烈的事迹永存,我暗暗下定了决心!


一场大海捞针般的艰苦查找开始了。


首先,我查找了《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名簿》,然而翻遍了该书的每一册,每一页,都没有发现烈士的名字。


查询了黄埔军校本校正期各期名单,没有发现烈士的名字。


我查找了台湾忠烈祠。台湾忠烈祠供奉有抗战阵亡将士的牌位,并且可以提供烈士名单查询,然而忠烈祠也没有烈士的记录。


我在台湾国史馆的网络平台上查找,却是一无所获。


我梳理了手里掌握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出版的《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仍然没有发现烈士的资料。


我请教了研究南京保卫战的军史圈内朋友 ,朋友经过查找,也未能发现有价值的资料。


我认识的湖南洞口志愿者王倩,要去南京办事,因为她有过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资料的经历,并且也将去查找一位我们正在寻找的鄂西会战牺牲的英烈的资料,于是我委托她在二档查询陈光远烈士的资料,王倩在二档查询了很久,失望而归。


查找工作陷入了僵局,无法进行下去了,我十分的沮丧。


难道真的就找不到了吗?烈士的籍贯,烈士的家庭,永远只能是一个不解之谜了吗?


柳岸花明又一村,惊喜往往是不期而至!


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个抗战后人的求助信息,请求我帮助查询他祖父的照片,根据他发来的资料,我判断是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毕业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一页一页的翻着新近入手的洛阳分校第五期同学录。当我翻到五期第三队时,突然,陈光远的名字出现在我的眼前:


陈光远    二五
湖南祁阳
祁阳东区过水坪邮转铁坑湾


祁阳县属于永州市,南京保卫战时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是唐生智,副司令长官刘兴,他们都是永州人,刘兴更是祁阳人!荣哀状上的烈士陈光远属于南京卫戍司令部卫团少校营长。根据民国时期的军界惯例,这种警卫团喜欢任用家乡人员。


我认定这个荣哀状上的陈光远烈士,就是照片上这位!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更让人惊喜的是照片上有烈士的详细家庭地址,找到烈士的后人,把荣哀状还给他们,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我开始联系当地志愿者。首先,我找到了永州志愿者李荣,李荣告诉我,照片上的地址过水坪镇在民国时期确实属于祁阳,但是后来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过水坪镇现在属于衡阳市祁东县。


我马上联系衡阳市志愿者涤生,涤生向我推荐了祁东志愿者唐建国。唐建国听完我讲述的情况后立即表示,此事他会尽力完成。


由于有比较详细的地址,借助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唐建国很快就联系上了陈光远烈士家乡亲人。


2018年5月15日,唐建国带领祁东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带着荣哀状和烈士的照片来到了陈光远烈士的家乡,受到了陈光远烈士的亲人热情接待。

陈光远烈士的侄子、侄孙与祁东志愿者


陈光远烈士牺牲前已经结婚,但是没有生育后代,接待唐建国一行的是烈士的侄子和侄孙辈。


我们的伯父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永远是我们家族子侄们心目中的英雄,陈光远的一位侄子如是说。

陈光远烈士的侄子陈双庆接受志愿者采访


经过对烈士侄子的采访,结合战史,我们了解到烈士的生平情况。


陈光远,字泽泮,1911年出生,其父陈复星,光绪十六年生,湖南财政学校毕业,曾任陆军第四师一营上尉,后在衡阳厘金局、祁阳警务队等地任职。陈光远兄弟五人,其为长兄。


陈光远年龄稍长,其父送他进入同乡刘兴的部队参军,陈光远在部队刻苦训练,表现优异,受到上峰赏识,逐步升职。1936年,陈光远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洛阳分校军训班)第五期学习。


陈光远在校学习期间,日寇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洛阳分校第五期分发毕业。陈光远获得了40天的探亲假期,他回到了故乡,与家人相处一个多月,享受着戎马生涯中难得的亲情。


休完假期,陈光远告别家人,踏上了战场。谁也没想到,就此一别,却是永别!


历时三个月之久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失利而告结束,日军跟踪追击,目标直指中国的首都南京。


1937年11月下旬,南京卫戍司令部成立,唐生智任司令长官,刘兴为副司令长官。陈光远此时任职南京卫戍司令部卫团四营少校营长,负责保卫司令部的安全。


日军兵分三路进攻,一路沿沪宁线西进,一路由宜兴经溧阳、句容进攻南京,另外一路经广德、宣城、芜湖进攻南京。

日军进攻南京城


1937年12月 5日,日军开始疯狂进攻南京。12月10日,日军下达了总攻击令,日军集结了大批兵力,对南京紫金山,雨花台,光华门,通济门发动了疯狂进攻,我中央军校教导总队,88师,87师各部坚守阵地,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战斗。战至12日,我军伤亡惨重,各阵地陆续被日军突破。12日下午,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达了撤退令。


由于撤退组织的无序,再加上各部的慌乱,南京撤退演变成了一幕悲剧。


根据陈光远的同袍肖志林后来带回来的口信描述,12月13日,跟随司令部卫团撤退到长江北岸的陈光远,不顾安危,执意再次登船,返回南京下关接应突围出来还没有上船的袍泽兄弟,船至江心,遭到日军扫射,陈光远受伤落水,坠入江中,壮烈殉国!


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南京的平民和战俘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是为国耻!中华民族将永远记住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陈光远殉国后,虽然有军中同袍带回口信,讲述了牺牲经过,但陈母始终不相信儿子已经阵亡,总幻想儿子还活着,还会回家。1974年,陈母带着对儿子无尽的思念,离开了人世。


长江万里,奔腾不息,陈光远烈士牺牲在你的怀里,愿你滔滔江水带着他的灵魂回到他的家乡,安息在他母亲的墓旁!


需要查找资料的抗战后人请加笔者微信号625529003



Archiver|东北讲武堂历史研究中心 ( 辽ICP备2021009674号 )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3-9-27 06:32 , Processed in 0.027163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