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抗战人物 查看内容

抗战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  >> 抗日战史 >> 抗战人物

川军营长曾血战滕县,转战千里,三次受伤,最后壮烈殉国,后人千里寻亲 ...

2022-5-10 15:34| 发布者: 明月江客| 查看: 1643| 评论: 0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以惨烈的牺牲全国闻名。


八年抗战,川军将士效命沙场,浴血奋战,其忠可歌,其义可泣。


2018年6月,川军抗战史研究学者何允中先生给我发来信息,请求帮助查找抗战中殉国的川军营长李兆麟的照片,这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校洛阳分校,1941年5月牺牲在湖北随县唐王店,牺牲时为川军41军124师371团2营少校营长。


我联系上了李兆麟烈士的儿子李祖君老先生,将我在洛阳分校第三期同学录上找到的他父亲照片,送给了他。


李祖君老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的父亲李兆麟营长、舅舅严翊将军抗战期间壮烈报国的故事。他的父亲李兆麟营长,在国难当头,毅然告别病妻幼子,壮士出川,奔赴抗日战场,先后三次受伤,最后英勇殉国的的感人往事。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川军奉命出川抗战。


李兆麟时为川军22集团军41军122师366旅731团1营2连上尉连长,他所在的营的营长正是他的妻兄严翊。


此时,李兆麟的妻子正身患重病,儿子李祖君才一岁,这样的家庭,是多么的需要李兆麟这个顶梁柱留下来。


然而,家国不能两全!


李兆麟毅然辞别病妻幼子,回到军中,随部出川,开赴抗日战场。


22集团军一路北上,越秦岭、跨黄河,万里赴戎机,急赴第二战区山西战场,此时太原会战战事正急。


川军41军122师到达山西,立即转运晋东方向,由正太铁路车运,开赴娘子关前线。


李兆麟所在的731团与日军在平定县西回镇遭遇,川军士兵以高昂的士气与日军激战一天,反复冲杀,伤亡惨重。娘子关战役中,122师奋勇杀敌,阻敌平定县,激战三天三夜,掩护了友军从娘子关撤退。李兆麟在这次战斗中,大腿被日军的机枪子弹击伤,是为第一次负伤。


李兆麟负伤后,先是在野战医院治疗,后转入西安后方医院,在后方医院,他的身体经过精心治疗,很快就得到恢复。在西安期间,李兆麟拍下了一张养伤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保存下来,成为了李祖君对父亲唯一的念想。

李兆麟在西安养伤时的照片
1938年春,为了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打通津浦铁路,连贯南北,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日军发动了徐州会战。


川军22集团军奉命开赴徐州会战战场。1938年3月,日军分两路南下,其中一路日军被国军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日军沿着津浦铁路南下,攻击目标直指滕县。


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率部防守滕县。


731团1营被王铭章师长紧急抽调返回滕县,镇守滕县东城门外的东关。


3月16日晨,日军突破了22集团军在外围的阻击阵地,兵临滕县城下,随即向滕县守军发起了进攻。122师官兵在王铭章师长的指挥下,顽强抗击着日军的猛烈进攻。


日军的主力在县城以东,东关位置突出,是日军重点攻击目标。


战斗十分激烈,严翊营长率部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东关守军苦战,视死如归,惨烈异常。


东关守军伤亡巨大。3月16日下午,2连连长李兆麟正指挥全连与日军血战时,日军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横扫,李兆麟的腹部被弹片击穿,肠子断成几截,流到军服外面,血洒滕县!


重伤昏迷的李兆麟被紧急后送,然而激烈的战斗还在继续。


也正因为严翊营长率领全营在东关的苦战,日军迟迟攻不下滕县城。


3月17日,日军对滕县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战至下午5时许,王铭章师长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滕县也随即沦陷。

在滕县殉国的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


但正因为川军在滕县的三天苦战,为后来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条件!


李兆麟重伤后被送往后方医院,经过与死神的顽强抗争,他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他获准请假,返回四川调理身体。


李兆麟回到老家四川永川调理身体,同时也为已经病逝的妻子补办后事。


重伤初愈的李兆麟带着两岁的幼子站在妻子的灵堂前,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办完妻子的后事,李兆麟的身体已经调理得差不多,休假时间也快结束了。然而家人却认为他已经为国家奉献够多了,希望他能留下来照顾家庭。


根据李兆麟的弟弟的回忆,在哥哥再次出川奔赴战场前,他曾与哥哥有过一段对话。


李兆麟:“兄弟,我又要去了”,沉默良久,然后数着指拇又说:“去年我们走的时候,我认得的弟兄有一百多个,现在数来数去,连我在内,就那么几个人了……”


停了很久李兆麟又淡淡地说了一句:“当然,我还是要回来的!”


听到哥哥这么说,李兆麟的弟弟难过极了,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哥,你为国家为民族身上带了那么多伤了,也对得起国家了,是不是就在后方找个事情谋生?”


李兆麟听了以后,很久没有说话,最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国难当头,不去咋办?”


是呀,简单的一句“国难当头,不去咋办呢”,却是一个为国身负重伤的抗战军人的展现出来的家国情怀。


知必死而赴难,这是何等地悲壮!


兄弟俩抱头痛哭而别。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李兆麟再次出川返回部队后,跟随部队开赴信阳,参加武汉会战之信阳、罗山战役。


1938年7月,41军在信阳与日军发生战斗,122师驻激战五里店,战况对我不利,41军乃转进湖北安陆,8月中旬,41军全军残部开赴湖北襄阳原地整训。
李兆麟在这次信阳、罗山战役中再次受伤,是为第三次负伤。


千里出川,万里转战,三次受伤,就是这位川军连长对祖国的赤胆忠诚!


接下来的烽火岁月里,李兆麟率部先后参加了随枣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豫南会战,可谓身经百战。


严翊此时调任41军124师371团上校团长,李兆麟追随严翊调任371团2营少校营长。


1941年5月,驻湖北应山、河南信阳的日军抽调第三师团主力及第四师团之一部,约一万多人,在第三师团师团长丰岛房太郎的率领下,发动枣阳战役,5月5日枣阳再次沦陷。日军兵分三路,进攻襄花公路上的随县唐县镇,李兆麟奉命在唐县镇的唐王店阻击敌人,他们很快就遭遇日军,随即与日军爆发激战。


李兆麟指挥全营奋勇作战,不料,一串日军的机枪子弹射来,他头部中弹,当即壮烈殉国。


殉国地点在唐王店以北约2公里公路处,时间是公元1941年5月8日上午10时左右。


战斗结束后,机枪排长万成均等人将李兆麟营长的遗体抬回驻地,团长严翊闻讯,火速赶来。


严翊悲痛万分,自责不已,妹妹已经病亡,如今妹夫战死,没有照顾好妹夫,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妹妹交待?


严翊写下了“抗日阵亡将士李营长兆麟之墓  籍贯四川永川”的墓碑,安葬在唐王店以南,并率领全营官兵肃立致哀,宣誓报仇。又拿了一些钱给当地保甲长,嘱其好好看管,今后还要迁回四川的。


集团军总司令孙震闻报,顿脚叹息道:“我二十二集团军又少了一位年轻有为的英才!”

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向蒋介石汇报李兆麟营长等殉国的经过电文


第二年,军事委员会颁发恤亡给予令,按成例为李兆麟晋升中校抚恤,证上注明抚恤受领年限二十年,可实际上抚恤只发到了1946年就再也没有兑现了。


李祖君时年5岁,就这样成了战争孤儿,真可谓“父母双亡,悲之凄凄”!


此后李祖君一直被寄养在祖母、姑妈、叔父和舅舅严翊家,即使是后来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舅妈也将李祖君视为亲生儿子对待。李祖君15岁参军,最后以铁道部内燃机车厂机械工程师的身份退休。


李祖君除了一张父亲在娘子关战役中受伤后在西安养伤的照片,余皆尽无。


父亲血洒疆场,忠骨流落异乡,多少年来魂牵梦萦!


李祖君决心千里寻亲,让父亲魂归故里,以尽孝道。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1992年春节长假,李祖君首先寻访到当年的参战老兵徐诚等人,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来到到冰天雪地的豫南和鄂北唐县镇搜寻父亲墓莹。


李祖君首先到了枣阳的随阳店,一位知情老人说:“那时,说四川话的都埋在那里。”


“民国三十年收麦子那个时候,日本人骑高头大马在枣阳随阳店打得很凶,守军是说四川话的,好多人打倒在麦田里。有些人还没死,还在地上打滚。”


“四川兵很苦,没有米饭,只能在背带里放些豌豆吃。”


大雪纷飞中,当地居民讲述川军抗战的故事,李祖君听得热泪盈眶。


李祖君在当地抗日旧战场和烈士墓地进行了祭拜,并捧回一抔四川英烈的血土。


然而,这里并不是父亲埋葬的地方。


随后,李祖君又来到了唐县镇,终于找到了自幼就知道的父亲阵亡的唐王店,来到这个魂系梦萦的地方。


李祖君在唐王店原乡公所对面田地里祭拜。书挽联,烧纸祭酒,跪拜叩首,长歌当哭,告慰父灵。他小心翼翼地包了一抔黄土,将这包含有父亲血肉的黄土捧回家,当作父亲的骨灰供奉。


李祖君寻父归来后,许多人知道这桩事后都非常感动。徐诚老伯又给他介绍了另一位老兵万成均(当年为李兆麟抬棺入葬的人)。万老伯详细询问了他寻父的经过和地点,最终确认,取土的地点就是当年埋葬父亲的地方。


听了万老伯的话李祖君不禁又泪水绵绵、大哭一场。


201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李祖君参加了四川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新闻活动——《铁血川魂》。9月1日上午,在成都长松寺公墓,举行了“铁血川魂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活动。


十余位抗战将士后代将先辈们浴血奋战之地带回的泥土汇聚一起,经过魂归故里、入土为安、酒敬英雄等祭奠仪式,合放于纪念碑下。李祖君受四川电视台邀请,从家中小心翼翼捧出他从父亲当年墓莹之地取回的血土,含着热泪加入这一行列,将浸透有父亲鲜血的一抔黄土汇入川中大地。


父亲,安息吧!您并不孤单,在您的周围,还有在全国各地阵亡的川军抗战英烈陪伴着您!




需要查询先辈资料的可以加笔者微信号:tx625529003







Archiver|东北讲武堂历史研究中心 ( 辽ICP备2021009674号 )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3-9-26 13:04 , Processed in 0.026230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