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人物
他是《捍卫者》,血战后奇迹幸存,70年后后人重获他的戎装照 ...
2022-5-10 15:32| 发布者: 明月江客| 查看: 1788| 评论: 0
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中央电视台第六套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捍卫者》,77岁的长沙理工大学退休教授李擎世心潮起伏,他已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观看这部电影了,然而,每一次观看他依然是聚精会神,每一次观看都令他热泪盈眶,每一次观看他都在荧屏上寻找着那个他已经熟悉了的身影。 他的父亲叫李贻谟,淞沪会战之宝山保卫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98师292旅583团3营上尉营附,电影《捍卫者》中姚子青营上尉营附李仲贤的原型人物。 2017年,由廖希导演的电影《捍卫者》在全国各电影院上映,影片以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之宝山保卫战的真实历史为背景,描述了姚子青营长、李贻谟营附在敌众我寡,装备落后,在日军陆海空立体火力进攻下,率领全营坚守宝山城,浴血鏖战的壮烈史事。 ![]() 李擎世他们家族一直在关注着《捍卫者》这部电影。 “《捍卫者》那部电影我多次和家人们一起看,包括我四岁的小孙子,我当解说员。我曾经从我妈妈那里知道爸爸与日本鬼子血拼战斗的事迹,可惜妈妈去世得太早。” “我们今天还活着,就是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李擎世一直关注着淞沪会战,特别是宝山保卫战,那是他的至亲浴血奋战过的壮烈历史。他也收集着关于父亲的一切资料。 2018年5月,笔者收到由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项目部副总监刘群女士转过来的求助信息: 我父李贻谟,黄埔军校第七期一总队工兵队毕业,在血战宝山的战斗中是姚子青营的上尉营附,在宝山保卫战中受重伤昏迷后被送往后方医院,伤愈后又参加了武汉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等战役继续与日冠作战,担任过少校营长、上校团长等职务,1949年去了台湾。希望帮助查找我父的戎装照。 又是一位《捍卫者》,并且还是在惨烈的宝山保卫战中奇迹般的幸存下来了!在此之前,笔者曾经找到过在宝山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姚子青营7连连长任之的照片,将照片赠送给了任之烈士的外孙李建新先生。这次,又有一位《捍卫者》的后人发出了求助信息。 在刘群女士的帮助下,笔者很快联系上了求助信息的发出者——李贻谟的长子李擎世教授。 他告诉我,他们家里有一张父亲1980年拍摄于台北中山堂的照片,这是父亲老年时期的照片,希望找到父亲年轻时期的戎装照。 ![]() 1980年李贻谟在台湾留影 笔者当时收藏的黄埔军校同学录中有黄埔军校七期二总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唯独就缺这本黄埔军校七期一总队同学录,同时也了解到七期一总队的同学录极为罕见,圈内人士也没有听说过谁收藏有。 了解到李贻谟的忠勇事迹后,笔者答应了李擎世教授,一定尽力帮助找到他父亲的戎装照。 经过一番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更或许是《捍卫者》们的英灵的佑护,三个月后,笔者终于获得了这本同学录。 笔者在这本同学录上找到了李贻谟的照片,第一时间,将照片赠送给了李擎世教授。 ![]() 看着照片上父亲英气勃勃的面容,李擎世的眼泪夺眶而出,多少次在梦里见到父亲,梦醒时分,却是无眠到天明。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李擎世当即就把照片转发给了82岁的姐姐李明非、75岁的妹妹李却非、71岁的大弟李师耳,以及其他亲戚好友。照片也在李家第三、四代手中传递着。 在他们手里的是一张照片,更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李贻谟,湖南湘阴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1928年12月在南京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一总队工兵科, 1929年12月毕业。毕业分发进入陈诚起家部队11师,从此成为陈诚土木系一员,历任工兵排长,工兵连长,后调入98师292旅583团3营,任上尉营附,与营长姚子青搭档,为姚子青营二号人物。1935年4月15日叙任陆军工兵上尉。 1937年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98师奉命从驻地湖北武汉出发,沿长江东下,奔赴淞沪战场。8月底,姚子青营奉命进驻宝山县城,保卫宝山。李贻谟的职责是协助姚子青营长指挥战斗。 ![]() 前期的战斗中,日军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姚子青营的将士们打得有声有色,多次挫败日军的进攻,李贻谟也身先士卒,与士兵们一起英勇作战。 9月5日,日军开始对宝山发起了全面进攻。激烈的战斗中,李贻谟不幸遭遇日军炮击,身负重伤,昏迷了过去。姚子青营长下令将李贻谟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救治。 李贻谟被送往后方医院后,日军完成了对宝山孤城的包围,姚营的对外联系都被切断。 ![]() 日军侵占宝山城 姚子青营的将士们与日军在宝山县城与进攻的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日军每进攻一处阵地,都要付出重大伤亡。战至9月6日下午,守军除极少数突围以后,大部分壮烈殉国,宝山县城遂告沦陷。 李贻谟在后方医院经过精心的治疗,后来伤愈归队,担任过少校营长,上校团长。跟随98师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 根据时任湖北省管区陵都师管区党部上校总干事的彭秉之后来在《武汉文史资料》上发表的《抗战时期的湖北兵役一幕》一文中,提到了李贻谟为陵都师管区补充第三团上校团长。 陵都师管区为79军的师管区,专门为79军补充兵员,79军副军长郭礼伯曾兼任陵都师管区司令,李贻谟由79军98师调任陵都师管区,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李擎世出生于1941年,在李擎世的记忆中,父亲戎马倥偬,他们也跟随着父亲颠沛流离。他发蒙在南京新生小学,这是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小学。后来跟随随父亲职务和部队的调动,在武汉、重庆、长沙等地读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则是在长沙明德中学就读。 ![]() 李家五位兄弟姐妹合影 父亲军务繁忙,但对他们兄弟姐妹的学习却是要求都很严格。 1949年,国军兵败大陆,匆忙的撤退中,李贻谟没能够联系上在湖南的家人,在痛苦和无奈中,登上了开往台湾的轮船,孤身一人撤退到了台湾。 在台湾,李贻谟无时不刻都在思念留在大陆的妻儿老小,几十年里,没有再结婚。 而留在大陆的妻儿老小,此后却是受尽了无尽的苦难与折磨。 1959年,得益与父母的严格要求,天资聪颖的李擎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 由于有着台湾关系,李擎世在1963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石门县紧挨湖北五峰县的大山里。1963年8月一站上讲台就被莫须有的罪名批斗了将近20年。 ![]() 李贻谟的长子李擎世教授 极左红卫兵以李擎世的名字太高调,逼迫他改名。但李擎世顶住了压力,坚决不改名。“我的名字,是我父亲所取,我绝不会改名的” 在那个极左的岁月里,亲情是他战胜苦难的巨大支撑。 《捍卫者》电影中,演员王璐扮演的李仲贤,表演得很到位,李擎世感到非常满意,他说:“在观看《捍卫者》时,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对照营副李仲贤仔细看,我们认为导演在选演员时,身高、长相应该是考察硏究了有关历史资料。我一连看了好儿遍,每次心情都特别激动……” “我在微信群里看了许多黄埔后裔在找先辈的照片,看得我热泪直流……非常感谢你帮助我找到了我父亲的戎装照。” 八十年代,两岸关系开始松动,李贻谟通过住在美国的妹妹(李贻谟的妹妹是79军中将军长夏楚中的夫人)联系上了留在大陆的亲人。 他给留在大陆的儿女们寄来了自己的一张照片,此时的他步入了人生的暮年,已是73岁高龄。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 1986年,李贻谟在台湾病逝。这位血战宝山城的《捍卫者》,从1949年离开大陆后,再也没有踏进他曾经捍卫过的土地,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妻儿老小,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需要查找资料的抗战后人请加笔者微信号:tx625529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