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抗战历史档案数据库
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校史沿革 查看内容

校史沿革

您现在的位置:  >> 近代军校 >> 校史沿革

东北讲武堂的沿革-七期学员李传玺

2021-11-13 10: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31| 评论: 0|原作者: admin|来自: 东北讲武堂历史文化网

东北讲武堂的沿革
七期学员李传玺

    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干部最多的一个军主教育机构。旧东北军的各级干部,绝大多数出身于此。它对东北军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主要作用;也是东北军事集团张氏父子团结部队,统治东北的一个有力支柱。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军官学校和后来的黄埔军校,并列为国家正式中等军事教育机关;有参与陆军大学考试资格的四个学校之一。
    笔者毕业于这个学校的第七期,关于七期以后的情况,多为亲身经历;至于七期以前的情况,则系与先期毕业同学谈话所记,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尚希知情者给以指正.
东北讲武堂的沿革
    东北讲武堂创办于一九O六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那时赵尔巽任奉天将军,为造就陆军初级军官才设的。当时奉天的旧军队,改为巡防营制,分中、前、左、右、后五路,由巡防营务处领导。讲武堂设立后,以接收巡防营选送的学员为主,间亦有由各协(新军相当于旅)挑选或由旗务处选送的八旗武员入学肄业者,训练期为一年(先为八个月)。原名为东三省讲武堂普通科。地址在奉天老将军府,附于陆军小学院内。
    一九一O年(宣统二年)革命军兴,该堂即行停办。民国元年,巡防营改为陆军师,为整顿军队,又继续成立,分为军官团,军士团两部,归讲武堂总办统一领导。至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  中日交涉起,  复行停办,  是为东北讲武堂的前身。
    迨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二月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因增编陆军混成旅需要干部,以原二十七师军官为基础,重新设立讲武堂.定名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并将总办改为堂长,另设监督一职,由教育长负实际责任。堂长一席,先由巡阅使署参谋长张作相兼任,并指派该署参谋处长熙洽任教育长,任命张厚琬为总队长,校址在小东边门外,原军官团旧址,学员名额,定为二百名(计奉天省140名,吉、黑两省各为30名)。旋以开学数月后,吉林省学员迄未送到,张作霖又令再招学员50余名,是为第一期。于一九二O年(民国九年)二月毕业,毕业时共有学员228名。东北将领张学良、鲍玉麟、高胜岳、张廷枢等均于此期毕业。
    第一期毕业后,即续招第二期,于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二月毕业,共有学员352名。第三期于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五月开学,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四月毕业,共有学员391名。第四期学员于同年四月中旬入校,于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九月毕业,共有学员335名。该期教育长改由萧其煊担任。一九二三年底,第五期学员入校,一九二四年秋,因直奉战起,讲武堂暂行停办。所有学员仍回原部队随军出发。至一九二四年底,奉直战争结束,始返校复课。于一九二五年秋毕业,共有学员406名。当即召集第六期学员入校,由朱继先任教育长,于一九二七年六月毕业,共有学员406名。
    讲武堂由第一期至第六期,除第四期和第五期招考少数文学生外,其余都是召集部队的现职军官。一九二六年冬,张吴联合讨赤(吴指吴佩孚,赤指冯玉祥)入关作战,由于战事节节胜利,军队大量扩充,中下级军官感到十分缺乏,乃在北京设立讲武堂分校(即第七期)。在沈阳和北京两地招收、招考中学以上毕业学生960名。北京分校教育长,先是杨正治,不久改由本校教育长朱继先兼任。一九二七年六月,朱继先被张作涛(张作相之弟)打死,改由张厚琬继任。第六期毕业后,在沈续招第八期学员,仍由各部队选送现职军官。一九二七年九月十四日开始上课,并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一九二八年三月,因东北军统辖范围扩大,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又将“东北”二字取消,改称陆军讲武堂。以上各期名称虽迭有变更,但总不出陆军范围。是年东北军在关内作战失败,放弃北京,部队撤至滦州以东,北京分校第七期归并沈阳本校;八月间在沈毕业,毕业人数共968名。同年十二月,第八期毕业,学员共559名。
    一九--}k年六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年末改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缩编东北部队,将编余军官1500余名送入讲武堂第九期(最初称为第九期第一总队,至毕业时才将第一总队四字取消)训练,至一九三O年四月毕业。与此同时,在黑龙江成立东北讲武堂分校。一九二八年夏,在沈阳招考文学生1000余名,送入东北教导队入伍。当年冬入伍生,入讲武堂第十期(最初称为第九期第二总队,在第九期第一总队毕业时,改为第九期,将第九期第二总队,改为第十期),第十期的学生还有于一九二七年秋成立的东北陆军模范队(招考高小以上毕业的文学生)和第十九师(师长王以哲)的学生队(也是招考高小毕业的文学生,训练将近两年)共1500余名,第十期于一九三O年八月毕业。第九、第十学生外,其余都是召集部队的现职军官。一九二六年冬,张吴联合讨赤(吴指吴佩孚,赤指冯玉祥)入关作战,由于战事节节胜利,军队大量扩充,中下级军官感到十分缺乏,乃在北京设立讲武堂分校(即第七期)。在沈阳和北京两地招收、招考中学以上毕业学生960名。北京分校教育长,先是杨正治,不久改由本校教育长朱继先兼任。一九二七年六月,朱继先被张作涛(张作相之弟)打死,改由张厚琬继任。第六期毕业后,在沈续招第八期学员,仍由各部队选送现职军官。一九二七年九月十四日开始上课,并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一九二八年三月,因东北军统辖范围扩大,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又将“东北”二字取消,改称陆军讲武堂。以上各期名称虽迭有变更,但总不出陆军范围。是年东北军在关内作战失败,放弃北京,部队撤至滦州以东,北京分校第七期归并沈阳本校;八月间在沈毕业,毕业人数共968名。同年十二月,第八期毕业,学员共559名。
    一九--}k年六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年末改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缩编东北部队,将编余军官1500余名送入讲武堂第九期(最初称为第九期第一总队,至毕业时才将第一总队四字取消)训练,至一九三O年四月毕业。与此同时,在黑龙江成立东北讲武堂分校。一九二八年夏,在沈阳招考文学生1000余名,送入东北教导队入伍。当年冬入伍生,入讲武堂第十期(最初称为第九期第二总队,在第九期第一总队毕业时,改为第九期,将第九期第二总队,改为第十期),第十期的学生还有于一九二七年秋成立的东北陆军模范队(招考高小以上毕业的文学生)和第十九师(师长王以哲)的学生队(也是招考高小毕业的文学生,训练将近两年)共1500余名,第十期于一九三O年八月毕业。第九、第十学生外,其余都是召集部队的现职军官。一九二六年冬,张吴联合讨赤(吴指吴佩孚,赤指冯玉祥)入关作战,由于战事节节胜利,军队大量扩充,中下级军官感到十分缺乏,乃在北京设立讲武堂分校(即第七期)。在沈阳和北京两地招收、招考中学以上毕业学生960名。北京分校教育长,先是杨正治,不久改由本校教育长朱继先兼任。一九二七年六月,朱继先被张作涛(张作相之弟)打死,改由张厚琬继任。第六期毕业后,在沈续招第八期学员,仍由各部队选送现职军官。一九二七年九月十四日开始上课,并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一九二八年三月,因东北军统辖范围扩大,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又将“东北”二字取消,改称陆军讲武堂。以上各期名称虽迭有变更,但总不出陆军范围。是年东北军在关内作战失败,放弃北京,部队撤至滦州以东,北京分校第七期归并沈阳本校;八月间在沈毕业,毕业人数共968名。同年十二月,第八期毕业,学员共559名。
    一九--}k年六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年末改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缩编东北部队,将编余军官1500余名送入讲武堂第九期(最初称为第九期第一总队,至毕业时才将第一总队四字取消)训练,至一九三O年四月毕业。与此同时,在黑龙江成立东北讲武堂分校。一九二八年夏,在沈阳招考文学生1000余名,送入东北教导队入伍。当年冬入伍生,入讲武堂第十期(最初称为第九期第二总队,在第九期第一总队毕业时,改为第九期,将第九期第二总队,改为第十期),第十期的学生还有于一九二七年秋成立的东北陆军模范队(招考高小以上毕业的文学生)和第十九师(师长王以哲)的学生队(也是招考高小毕业的文学生,训练将近两年)共1500余名,第十期于一九三O年八月毕业。第九、第十两期同时在校,校址在沈阳城东山嘴子营房。  监督仍为张学良,因张作霖已死,堂长一职即行取消。教育长先为鲍文越,一九二九年冬改为周濂。一九三O年八月第十期学生毕业后,张学良将所有东北军事教育机关归并于东北讲武堂之内,他仍兼任监督,由副监督周濂负全责。
    一九三O年年末,召集第十一期学员(召集部队现职军官)入校。全期共有学员700余名,由王瑞华任教育长。一九三一年春,王瑞华他调,由副监督周濂兼教育长。
    “九·一八”事变,第十一期尚未毕业,东北讲武堂无形取消。
    东北讲武堂由一九O六年创办起,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止,有二十多年历史;培养近万名的初级军官,所以说它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军事干部最多的一个军事学校。二、东北讲武堂的组织系统
    东北讲武堂在堂长之下设有教育长,实际负教育训练之责。在教育长之下,有的期设有总队长,协助教育长,督促教育训练的进行。先后任总队长的有:张厚琬、林家训、吴玉琳、王静轩等。
ss2jpg.png
    讲武堂各期每个兵科都设有科长一人,  分步、  骑、炮、工、辎五个兵科,并按兵科人数编成若干个队,每队有学员(生)  120名,每队又分为2—3个分队,队为最小的教育训练单位。在不足一队的兵种分队,则以分队为最小单位。队设队长一人,队副三人,特科还配有助教2—3人。关于学员(生)的生活管理和术科教练等事宜,均由队长队副负全责。第九,第十两期,由于学员(生)人数过多,在队以上又设大队,设大队长一人。大队辖四个队,第一、二,三大队为步兵科,第四大队为骑、炮、工、辎重科,这是以前各期所未有的。
    学科教育,则由各专属教程教官担任;如战术、兵器、地形、筑城、交通等,每种敦程设主任教官一人,下设教官若干人,分别担任各种军事教程和补助学科的讲授。
    为办理总务、卫生、军械、军需等业务,校务部还设置有关处(科)。
    东北讲武堂也与东北军一样,无党派组织与政治活动,因而不设政治部,没有政治课程。有关训育事项,则由各级领导担任之。
    三、东北讲式堂的教育概况'.  讲武堂本校及分校
    本校和分校的教育,大体上分为学科与术科两部分,有关训育事项不列入教育计划之内,而由教育长、总队长以及队长、队附等利用早晚集合点名或其他课余时间,做一般训话(俗称精神讲话)或指示,把校内最近发生的问题和学校当局的决定与要求等,向学员(生)宣布之。有时堂长、监督来校视察时,亦多集合学员(生)进行训话。
    讲武堂中心思想教育,只以师生、同学、同乡等封建道德观念,来维护团结,巩固统治,如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曾手书“民之良干”四字,悬于堂本部,以示鼓励。又第九期教育长周濂,以“良心”二字作为校训,勉励学员要以不为势屈,不为利诱,毅然决然认真去做。,告诫学员:扣盗饷械可耻,为爵禄来可耻,品行恶劣可耻,见地不高可耻,能力不如人可耻,作战无勇气可耻。以这些封建道德来勉励学员,要求学员。    ?
    学科部分
    甲  军事教程
    学科的主要课目为军事教程,计有战术、兵器、军制、筑城、地形、交通等,一般叫做六大教程。;另外还有卫生学,军队教育学等,均由专属教官担任之。
    乙  各种典范令
    各种典范令是术科教练的基本教材,由队长、队附及助教分别担任之。所谓典范令,即指各兵科操典、射击、教范,阵中要务令、筑城教范、通信教范、体举教范、劈刺教范、陆军惩罚令、卫戍勤务,内务规则等之简称。这些都是训练的基本教材,所以都由队长、队附、助教担任之,一边讲授,一边使学员操作。
    术科邵分
    主要科目是操场教练和野外演习,先由各个班,排,连教练,以至营、团教练,其中包括制式教练,射击教练、阵中勤务、筑城作业、通信作业等。这是战斗的基础,均由队以上军官担任之。另外个别术科,如劈刺、技术、体操、马术等,则由各专属教官担任。
    野营演习
    每期学员(生)在毕业之前,要举行一次野营演习,把全期所学的理论,在现地加以实地演习,由专属教官及队以上军官共同担任之。如现地战术则由战术教官担任,测图实施、野战筑城及通信作业等,则由地形.筑城、通信等专属教官领导实施之。至于战斗,行军、宿营及阵地彻夜演习等,则均由队以上军官担任之。演习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左右.    -
    教材及教官    ·    .
    讲武堂各期所用的教程和各种典范令等,大部采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及日本士官学校的课本,逐期翻用,  而教官、队长、队附等,都由正式军官学校毕业者(如保定军官学校、东北讲武堂和留日回国的军官)担任。
    学员(生)的生活管理    ;
    讲武堂学员(生)的生活管理很严,学员入学后,一律住校,除星期放假外,其余时间都不准外出。平时一切行动,都要符合内务规则和陆军礼节的规定;如有违犯,则按陆军惩罚令惩处。校内设有禁闭室,尤其在星期外出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回校,否则关禁闭,甚至体罚,如打戒尺、军棍等。学校按规定有寒、暑假,但有时因为时局关系或课业紧张,常有缩短假期及完全取消假期者。
    2.  高等军学研究班
    高等军学研究班创办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召集曾在正式军官学校(如保定军官学校与东北讲武堂)毕业之现职参谋,入班肄业,研究高深的军事学理,授以陆军大学的主要课程,学习期为二年,原隶属于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司令部,后改归讲武堂领导。其主要课程如下:
    (1)战略战术课目
    有基本战术、图上战术、现地战术、要塞战术、航空战术、大兵团战术以及沙盘、兵棋,阵地攻防,与战术教育法等。
    (2)战史课目
有日俄战史,普法战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拿破仑战史等。
    (3)参谋业务课目
    有参谋业务、谍报勤务,辎重勤务,兵站勤务,  铁路输送、船舶输送、动员学,高等司令部勤务,作战计划、军队教育、演习计划、兵要地理等。
    (4)一般兵学课目
    有军制学、军政学、地形学、马政学、交通学、野战永久筑城学、兵器学、航空学,战车学,化学战、陆军经理学,军队卫生学、海军学等。
    (5)辅助学课目
    有国学、历代兵略、国际公法、政治学、外交学、新闻学以及数学、经济学、外语等。
    (6)野外演习课目
    有筑城实施、实兵指挥、参谋旅行、战史旅行,高等司令部业务演习等。
    (?)见学及队附勤务
    有各种兵种研究班见学,航空见学、海军见学、各特种部·队见学等。各兵种互在军队队附勤务,另外还有马术。
    在开办时,聘请日本大佐浦澄江等四员为兵学教官,以后由本国及日本陆大毕业之军官授课,辅助学科则多请文学校的讲师、教授等兼任之。
  3.  各兵种研究班
  各兵种研究班,当时有航空教育班、步兵研究班、炮兵研究班、工兵研究班等。这些研究班,都是一些专门学校性质,是仿照日本各专科学校的形式而创办的。招收讲武堂或各军官学校毕业的,并在部队任职一年以上的现职军官入班肄业。其所授之课目,基本上与日本各专科学校相同,并由日本各专科学校毕业之留学生担任教官等职务:如炮兵研究班就是仿翠日本横须贺野战炮兵学校创办的,主持该班教导的吴克仁(教育长)、战术教官陈昶新、射击教官何宏远等都是日本炮兵学校毕业的。并有日本教官仓岗繁太郎,担任炮兵战术。他也是日本炮兵学校毕业的。各兵种科研究班主要教育课目虽各不同,但总不出该兵种范围,其概略如下:
    (1)该兵科战术
    有图上战术,现地战术、沙盘、兵棋等。
    (2)该兵科战斗教练
    有实兵指挥,实弹射击、野战筑城和各兵种联合演习等,如炮兵研究班,为了给学员练习射击指挥,在学员入班前,即为每人准备各种炮弹100发,以为训练射击指挥之用。各研究班均设有教导队,作为研究班学员实兵指挥之用。一九三O年四月,步兵研究班、炮兵研究班、航空教育班、工兵研究班,举行步、炮、空、工联合攻防对抗演习,以培养各兵种联合作战的指挥能力。
    (3)另外还有一些补助课目
    如通信、测图、测地,马术,兵器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
    (4)见学
    航空见学、兵工厂见学以及到其他研究班见学等。

© 2013-2022 Cmgw Inc. GMT+8, 2024-4-26 04:01

返回顶部